首页 资讯 正文

温州千年古船“打包”搬家 实现朔门古港遗址重要文物保护

体育正文 33 0

温州千年古船“打包”搬家 实现朔门古港遗址重要文物保护

温州千年古船“打包”搬家 实现朔门古港遗址重要文物保护

潮(cháo)新闻 记者 赵琛璋 通讯员 温考 7月2日,历经3个多月(duōyuè)的(de)考古发掘、加固、包裹、纠偏等关键前期工作,温州朔门古港遗址的重大考古发现——2号沉船成功完成整体提取,并(bìng)顺利运抵位于(wèiyú)江心屿的沉船保护实验基地,正式迈入深化研究与科学保护的新阶段。 借助(jièzhù)现场大型吊装设备,对2号沉船进行整体提取。 温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供图2号沉船于(yú)2022年发现于朔门古港遗址主城门以北(yǐběi)7号码头外侧江底(jiāngdǐ),距地表约10米,上部覆盖4米多厚泥砂(níshā)层(céng)。因深埋地下,船身被数根工程桩贯穿,其保护方案也在持续(chíxù)发掘和论证中数度变更。在充分听取国内遗产保护、水下考古、古船研究、工程技术等领域的专家意见后,2号沉船采取“截桩整体提取”方式,以实现对文物的最大化保护,并于今年3月启动实施搬迁保护方案。 2号(hào)沉船现存残长约16.70米、残宽4.26米、残型深2.20米,以其罕见规格与精良工艺而(ér)具有重要价值。根据其出土文物(chūtǔwénwù)特征及地层研究,判断其沉没年代为(wèi)北宋末南宋初。专家指出,2号沉船集水密隔舱、捻缝、可倒桅、铁钉连接等多项先进(xiānjìn)技术于一身,是早期古船的珍贵实例,其形制与浙江、福建古船存在多处差异,适合港口与近海航行,推测可能(kěnéng)为温州本地建造。 专家研究(yánjiū)揭示,这艘千年古船沉没原因极可能是(shì)当时大规模(dàguīmó)风暴潮袭击港口所致。灾难性风暴潮携带巨量泥砂快速淹没了7号、9号码头及该船,导致原港口设施废弃。也正因泥砂快速深埋,2号沉船(chénchuán)得以(déyǐ)异常完好地保存,成为国内迄今发现的最早海船之一。其北侧还出土了国内最早、保存最完整的木石锚实物,学术价值重大。 目前(mùqián),温州市文物考古(kǎogǔ)研究所正与国家文物局考古研究中心紧密合作,制定沉船的详细保护方案,确保这件“海丝遗珍(yízhēn)”得到全面、科学的保护、研究与传承。
温州千年古船“打包”搬家 实现朔门古港遗址重要文物保护

欢迎 发表评论:

评论列表

暂时没有评论

暂无评论,快抢沙发吧~